• JYlo938
第一科技网 首页 业界 查看内容

内存已满舍不得删,你没准得了“电子囤物症”

时间:2022-12-16 00:53:00 来源:网络 收藏 阅读量:14995   
内存已满舍不得删,你没准得了“电子囤物症”

好像是一只“数码仓鼠”。在“电子囤积”的驱动下,疯狂囤积信息,总是舍不得删除。

一个保存了25,256张照片的手机相册,949个装满了要观看的课程的视频网站,以及一个使用了2,485 G内存的网盘...

当林炎评估她在假期中保存的数据时,她有点震惊。有些记录的是人物和场景,是抹不去的“旧时光”。更多的是躺着吃灰的重复场景照片,电影资源,课程链接。但是当你想清理它们时,很难下定决心把它们搬进回收站。“如果那时你能使用它们呢?”林炎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一只“数字仓鼠”。在“电子囤积症”的驱使下,她疯狂囤积信息,总是不愿意删除。

什么是“电子囤积”?学术上称之为“数字囤积”,意思是“数字文件的积累降低了个体的目标检索能力,最终导致个体的压力和困惑”。相对于在家里堆积杂物,影响自己乃至周围人日常生活的“囤积癖”,电子囤积似乎更“无害”——毕竟电子囤积既不影响他人,也不压缩生活空间。最多可以买一些硬盘换更大的空间,或者付费屈从云盘的速度限制成为“VIP”。在信息的汪洋中,“电子水滴”永远不嫌多。

于是,“拍照”、“保存”、“收藏”成了使用频率极高的功能。老师讲课太快没时间做笔记,黑板上的课件被拍成“下课再看”,但好像要等到期末考试才匆匆扫一眼;博物馆里的文物介绍太长了。当你按下快门的时候,似乎所有的知识都在你的手中。看着文物,你会觉得很安心。拍个照就明白了。上网遇到可爱的表情包一定要存起来,说不定明天就用在聊天上了;至于那些“一张图教你……”而“人生必看电影单”,一键转网盘总能带来满满的安全感,“等一亿分钟学”。

电子囤积除了是解决内心需求的“情感储存”,也是获得安全感的“工具性储存”。通信专业二年级学生陈晓林的网盘里存有大量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电子书。因为书很难找到,陈晓林经常选择保留它们,“如果他不保留它们,他害怕以后会需要它们”。虽然现实往往是存储电子书的文件越来越大,但用处不大,甚至从来没有打开过。

“我不敢删。如果我删了,我怕我到时候会用。”之所以很多人形容自己是“电子囤积者”。然而,谁也不知道“到时候”会在什么时候到来,有些甚至变成了玄学:手机里从来没用过,一旦删除,马上就要用。

电子囤积也是碎片化时间的产物。有网友说,“你在等公交车的时候,正准备看一篇科普推文。公共汽车来了。你是想看完文章还是先上车?这个时候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篇文章加到我的收藏夹里。”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社会信息过载,让人产生知识焦虑。提前囤积知识成为碎片化时代延迟处理信息的重要方式。

电子囤太多,难免会造成一些麻烦。网络内容太多,无序分类导致数据检索难度大,“到时候”找不到;有时候,拥有信息的满足感和缺乏知识的恐慌感只有一步之遥。做一个只知道的搬运工,很容易被“吃灰最爱”带来的无力感淹没。

当然,你也不必因为电子囤积而过度焦虑。公共管理专业的罗兵自称是一个“重度电子囤积者”,拥有近20个500G g以上的移动硬盘,他说储存电子资源是生活的乐趣之一,唯一的烦恼是查找资料时真的很头疼。

在罗兵看来,囤积的电子物件就像一块块碎片,每一块碎片就像随机浮现的拼图。我们是捡拼图的人。“如果你拿起一块,一个一个扔,它就会全堆在你身后,跟收垃圾没什么区别。如果你有意识地进行分类和收集,它们就是以‘串行方式’来到你面前的数字资源。”罗兵感慨道,“对我来说,一个破硬盘比一个乱七八糟的桌面更有杀伤力。”

在不确定的时代,囤积是应对现实的必要技能,无论是物质还是数字。我们应该注意过度囤积背后隐藏的问题。如果电子囤积“压力大”,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就需要及时调整。比如做好分类管理和“脱离”,让收藏夹不“吃灰”。如果电子囤不影响正常生活,也不用太担心,按照自己的学习和整理习惯就可以了。每个人都可以是独立的主体,而不是数据的奴隶。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Es916
精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