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相关标准覆盖工业、服务、人形、教育等多个领域,构建起“基础通用、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行业应用”五位一体的标准框架,有力支撑着整个产业规范发展。 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市场监管总局正全力推动15项人形机器人国标研制,接下来还会重点攻关人形机器人安全、驱动技术、数据利用等标准,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标准助力”。 据了解,今年市场监管总局在多模态大模型、智能体、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以及钢铁、电力等传统行业应用方面新发布10项国标,立项48项技术文件,相关标准正加速牵引创新走向落地。同时,在人工智能方面,我国已发布国家标准30项,正在制定84项,基本覆盖基础软硬件、关键技术、行业应用和安全治理等核心板块,为产业健康发展铺轨筑基。由我国牵头立项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处理指南》国际标准,正在把“中国方案”变成“世界语言”,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光明日报》 |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2022-12-16
2022-12-16
2022-12-15
2022-12-15
2022-12-15